巴拿马籍沉船 “ 大天鹅 ” 外轮整体打捞出水
经过连续 23 个昼夜奋战,一艘沉没在福州闽江口主航道上的巴拿马籍 “ BIGSWAN ” 外轮(中文 “ 大天鹅 ” )终于被打捞出水,上海打捞局先后出动 3 艘打捞工程救捞船舶,闽江口主航道水下障碍被清除,恢复正常通航。 4 月 2 9 日中午 12 时难船被 “ 沪救 14 ” 轮等拖抵琯头锚地交给船东代表。
今年 3 月 11 日,一艘满载 2900 吨黄沙的巴拿马籍 “ 大天鹅 ” 外轮沿闽江出口,当天下午 14 时 08 分与正在进港的中国籍货轮 “ 强顺 8 号 ” 发生猛烈碰撞, “ 大天鹅 ” 轮当即被撞出一个高约 7.2 米 、宽 5 — 6 米 的 V 型大口子,江水汹涌灌入船舱后沉没,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这艘沉船长 84.3 米 、宽 13.4 米 、型深 8.0 米 ,右倾 95 度横卧在闽江口内港区航道的南半侧。福州市人民政府对此非常关注,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实施沉船打捞工作,福州海事局迅速采取措施,在沉船附近水域临时开辟一条航道,并租用数艘拖轮对进出闽江口的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和护航。尽管这样,仍然有 4 艘小船航行时不慎碰撞沉船,其中一艘沉没,如不及时进行打捞,将严重影响进出闽江船只的航行安全。
事故发生后,上海打捞局应福州市海事部门邀请,先后二次派打捞专家到福州对 “ 大天鹅 ” 沉船处置进行指导。 4 月 5 日早晨 5 时 40 分,打捞工程船 “ 沪救捞 62 号 ” 在 “ 沪救 25 ” 号拖轮的拖带下,顶着 7 级左右的大风浪全速前进,日夜兼程 430 海里,于 9 日中午抵达现场。打捞船员不顾航途的疲劳,按照预定的打捞方案,潜水员对沉船水下部分进行了探摸测量,发现沉船甲板上堆放着大量的钢丝、尼龙网,船舱内装满黄沙,沉船附近水域流速达到 4 节,水下作业环境十分险恶。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打捞专家确定采取原地整体打捞的方法,潜水员选择大汛低潮,不分昼夜地施工,修复坏口、卸载泥沙、清除水下障碍,并在沉船底部焊接 8 只抗拉强度为 100 吨的扳正桩头,穿引了 8 道扳正钢缆,沉船板正准备工作就绪。
24 日中午 11 时 30 分,浮吊船进点布场就位,与沉船形成 “ T ” 字型态势,同时调整扳正钢缆。
26 日深夜,闽江又是一个高潮。凌晨 1 时 30 分,浮吊船开始发力, 2 时 30 分沉船被起吊板正。随后,打捞船员不停地将扳正钢缆调整为 6 根直径 106 毫米的起吊钢缆。浮吊船再次起吊扳正的沉船,几经周折,沉船主甲板慢慢露出水面。
27 日中午 10 时,经过一天多的抽水冲泥,沉船 “ 大天鹅 ” 轮成功起浮,沉睡在闽江口主航道 23 天的 “ 洋骨头 ” 终于被拔除。
联系电话: 13795209616
上海打捞局 赵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