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打捞首战告捷 30 天起浮两艘沉船
发布时间: 2004/9/15 20:28:03 被阅览数: 6057 次
|
文章摘自于: 文章作者:文 / 宋杰 发布时间: 2004/04/06 | 2003 年 12 月 31 日 ,经我局 230 名职工 20 天的昼夜施工,搁浅于青岛大港进出口附近的 19000 吨级集装箱船“天利”轮,被整体救助打捞出水,“天利”轮隶属天津天海船务公司, 2003 年 12 月 2 日 ,该轮在从青岛港出港时与一艘满载的美国籍 4 万吨级货轮相撞,经自救无效,在青岛大港进出口里侧海域抢滩搁浅。搁浅后,船舶主甲板以下全部进入水中,船艏及驾驶台等部分露在水面以上,船上共装有 587 个标准集装箱。
由于“天利”轮沉没的海域,处于青岛大港的主航道附近,给船舶航行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船东和保险公司根据船舶受损情况,与我局签订了 LOF2000 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打捞委托。烟台打捞局在接到救助打捞委托后,先后多次派潜水员对沉船的水下情况进行探摸,并根据探摸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救助打捞方案。
从 2003 年 12 月 11 日 起,局先后调派 7 艘打捞工程船进入施工现场。参救人员克服了冬季寒冷、风大浪高等多重困难,采用吊卸集装箱、水下堵漏、封舱抽水、浮筒帮抬起浮等工艺,仅用 20 个有效工作日,便顺利完成救助打捞任务。
又讯: 2 月 5 日 ,局在辽宁海事局及大连海事局的组织协调下,成功将沉没于大连港 0 区泊位的“利达洲 18 ” 轮救助打捞出水。 “利达洲 18 ” 轮总排水量 3660 吨,隶属舟山普陀利达海运有限公司 。 1 月 16 日 ,该轮在渤海湾不幸失火, 1 月 19 日 被拖至大连大港区 0 区泊位靠泊, 1 月 22 日 因机舱进水,船体中后部沉入水中,仅救生甲板露出水面。沉没时,船上装有 2000 吨 0 号柴油。
大年三十,我局接到舟山普陀利达海运有限公司“利达洲 18 ” 轮的打捞委托确认后,立即成立了救助打捞工作小组,于大年初一紧急调派三艘船舶百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助。潜水员冒着零下 17 度的严寒,在呼吸管经常结冰的危险情况下,对沉船进行了水下探摸、水下门窗与孔洞封堵、水下穿引钢缆等工程,水上工程技术人员在 700 吨起重船的吊抬配合下,对沉船进行排水,经过 14 天的艰苦努力,共完成水下门窗、孔洞封堵 60 余处,排水 2300 多立方。 2 月 5 日 深夜,成功将“利达洲 18 ” 轮救助打捞出水。 |
上两条同类新闻:
广州打捞局成功救助“总统 4 号”海上救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