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 time }}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水下技术     
海工技术     
综合技术     
综合信息     
救捞技术     

 
军地交流的窗口,共同进步的历程
发布时间: 2004/9/16 12:15:18 被阅览数: 5947 次

海军潜艇学院 防救系 

  今年,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诞辰 20 周年了。 20 年来,学会通过各项活动,为促进救捞科技进步,发展我国救捞事业,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广泛的肯定和赞誉。海军潜艇学院是一所军事院校,也是国内在救捞、潜水领域唯一的综合性教学与科研单位。海军潜艇学院防救系作为学会的首批会员单位,目睹了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通过学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潜艇学院防救系与国内各家救捞与潜水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了解了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汲取营养,不断发展了自己,极大地促进了我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八十年代,学会组织国内有关人员先后组织编写了《中国救捞史回忆录》和《中国当代救助打捞史》,同时,在学会会刊《中国救助与打捞》(包括其前身《救捞与潜水》)上刊登、在学会学术年会上交流各种救捞工程案例。正是这些宝贵的专业资料,很好地充实了我们各专业层次的教学,使我们的学员不仅了解了中国当代救助打捞的光辉发展历程,增添了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而且也从中汲取了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高了学员自身的学识和能力。这些凝结着救捞工程技术人员心血结晶的救捞专业资料,也是我们开展学术、科研工作的植根沃土。

  近些年来,学会更加重视救捞专业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2002 年,学会组织印发的《破损船舶分段打捞重量计算》一书,已直接纳入我院救捞工程师理论教学中,填补了该项教学内容的空白。

  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学会结合每年的学术年会,组织了国内外有关专业设备厂商展示、推介各自的技术设备,使我们直接看到了本专业产品的国内外最高水平,提供了与厂家直接接触的机会,为我们及时更换新型专业设 备与装具提供了便捷 的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各级潜水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质量和训练水平。

  学会会刊自 2001 年更名为《中国救助与打捞》以来,更加注重国家救捞政策、法规、建设成果的宣传工作,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在救捞专业领域的建设、发展趋势,为深入探讨加强军地技术合作方向与途径、共同促进我国救助打捞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在不断继承和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建议学会进一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如引进国外本专业的图书资料、邀请国际上的专家介绍国外的本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二是加快学会刊物公开出版的建设步伐,提高刊物等级,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三是在学会中有条件地发展个人会员,以稳定刊物论文来源的数量与质量,这也是许多学会在办刊中的成功经验。

  20 年,正值青春年华,中国救捞专业委员会却已拥有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真正是可喜可贺!我们相信,在中国交通部救捞局的指导和关怀下,在中国救捞专业委员会各委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救捞专业委员会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情似佳酿
  • 交流信息、增进合作、共图发展

  •  

    Copyright:China Rescue and Salvage Association
    版权所有: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