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宋凯东 杨元林 范鹏波
对于一些内陆河流,由于河流自身的特点,如水深浅,河道多堰坝等,在此类地区进行水上作业,往往大型水上起重设备无法进场,导致施工难度倍增。本文以诸暨市污水处理工程过江、排江管道工程为例,说明此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水下护坦安装的施工工艺。
一、工程介绍
1 .自然状况
诸暨市污水处理工程过江、排江管道工程位于诸暨市区浦阳江上。浦阳江属于钱塘江支流,发源于浦江县,海拔 818 米 。诸暨境内段保留了山区河流的典型特点:河床纵坡大,水深浅,河道上多堰坝。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水上设备无法进场。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分四处过江管,一处排江管。护坦属于其中的一个分部工程,由于河道常水位低 , 河道中有运砂船通行 , 常规回填无法满足管道的覆盖厚度要求 , 故设计选用预制砼护坦块对江中管段压载,保证满足管道抗浮、覆盖层抗洪水冲刷的要求。护坦为 1.4m × 1.0m × 0.5m 的钢筋砼块体。护坦布置图示意如下:

A-A
3 .工程难点
护坦块体经计算单块重量 1.75t ,由预制厂预制完成后,陆上运抵(无水路运输)工地现场(河道两侧大堤上)。这样要将护坦安放至设计位置,需解决以下两道工序:
⑴ 由岸上运至河里的运输设备上。
⑵ 由河里的运输设备上起吊至准确位置并安放下水。
从陆上至安装点可采用汽车吊和驳船解决运输问题。水下安装通常采用起重船安装,由于大型起重船无法进入,经仔细探讨,决定采用自制起吊安装浮体进行施工。
二、自制起吊安装浮体的制作
• 浮体的构造(见下图)

⑴ 浮体主体由 6 根钢管组成,其中 4 根 DN1200 , δ 10 的 12 米 钢管平行排列,每两根靠拢拼成一个单体,两个单体之间保持 2 米 间距焊接。浮体主体两头各横放一根 DN1200 , δ 10 的 12 米 钢管,以增加浮体的抗倾覆性能。(见下图)

2 桁架由无缝钢管制作,顶端中心位置设导轨梁一根,长 18 米 ,高出浮体顶面 2.5m ,两端各比浮体端头挑出 2 米 ,以利于电动滑车起吊护坦块。电动滑车起重能力为 5t 。导轨梁上两头各设 1.5t 卷扬机一台 , 用以控制中心锚缆。浮体四角各设八字锚缆一根,用手拉葫芦控制,以固定船位。
2 .浮体稳定性计算
⑴ 船体自重
钢管重量: 3.14*1.2*0.01*7.85*12*6=21.297t
桁架及卷扬机及电动滑车重量 : 约 4t
总重 :G=25.297t
起吊重量 :N=1.75t
⑵ 船体浮力
钢管全部浸入水下时的浮力 :F= ρ gV
V=3.14*0.6 2 *12*6= 81.39m 3
F=1.0*9.8*81.39=797.62KN
F> ( G+N )× g
⑶ 抗倾覆稳定计算及倾斜度计算

如图:浮体要保持稳定平衡状态则 :m > e
图中: M :定倾中心 C :重心 B :浮心
m :定倾半径 e :偏心距 G :重力 N :外力
根据公式: m=I 0 /W 其中为浮面面积对 Z 0 轴的惯性距, W 为浮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I 0 =1/12 × [B × H 3 - ( B-T )× h 3 ]-1/12 × t × h 3
W= ( G+N ) / ρ g

其中: B= 12M H= 14.4M t= 2M h= 12M 得 I 0 = 1949.38M 4
W= 27.047M 3
则 m= 77.06M , M >> e ,因此,浮体在起吊时时稳定平衡的。
三、安装工艺
1 .河床泥面修理
水下开挖放样 ---- 水下开挖 ------ 开挖效果检验 ------ 碎石垫层施工 ------- 碎石垫层检验
河床泥面修理的要点: ⑴ 开挖面要平整,不能漏挖。
⑵ 修理后的标高只能出现负差,不允许有正误差出现。
2 .浮体就位
移动浮体 ------ 浮体就位 ------- 拉紧中心锚缆 ------ 精确对位 ------- 收紧八字锚缆
⑴ 确定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每条护坦的轴线,沿轴线在左右岸大堤角设置中心锚桩,如下图:

⑵ 首先移动浮体至 K 10 轴线,使浮体上导轨与轴线重合,将中心锚缆系在 K 10 轴线的中心锚桩上,开动卷扬机,拉紧中心锚缆,在岸上经纬仪的配合下,再一次精确对位,收紧浮体四角八字锚缆,使浮体不偏移轴线。
⑶ 在所有锚缆拉紧后,浮体一次就位可安装数量为: 12m / 1.4m =8.6 ,即 8 块。
一次安装完成后,通过收放两头中心锚缆,使浮体在 K 10 轴线上前后移动至下一个位置。 K 10 轴线安装好后,移动八字锚至 K 9 轴线。这样依次类推至 K 1 轴线。然后再从 K 11 轴线开始,直至 K 20 轴线。
3 .安装工艺流程
陆上二次搬运 ------ 吊运至驳船 ------ 水上运输至浮体 ------ 浮体起吊至标示位置 ------ 安放下水 ------- 潜水员探摸
⑴ 运输船采用 10t 水泥驳船两艘,以保证连续作业。
⑵ 浮体通过电动滑车从驳船上起吊护坦块,沿导轨行驶至标示安装位置,下水时由工作人员在安装块体四周立 4 根位置标杆(用以控制护坦块平面位置,使之不发生扭转), 1 根高程标杆。每一块放下后,位置高程基本清楚。
⑶ 每一条轴线护坦安装完成后,由潜水员水下进行探摸检测。
四、安装效果
1 .每一条江安装完成后,按监理要求进行 SKSON 水下声纳检测,经检测,安装较平整,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 .总计 2673 块护坦,实际安装时间 43 天。一般安装速度在每天(以 10 小时计) 60~70 块之间,最高可达 80 块,具有较高的效率。
五、本工艺特点
1 .解决了大型水上起重设备无法进场的难题,保证了施工进度。对内陆河道水下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该浮体具有一般水上起重设备所没有的高效率,高精度。
3 .该浮体制作简单,拆装方便,利于运输。
4 .施工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