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海无人勘探器“海沟号”子机失踪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 2004/9/19 9:51:22 被阅览数: 9349 次
|
10000 m 级无人勘探 “ 海沟号 ” 可潜入世界海洋的最深部( 11000m )进行无人探测活动,于 1995 年建造完成。 海沟号由母机与子机组合而成。母机主要承载电源及光通信中继设备;而子机主要设备为机械臂,摄像器材等作业工具。工作时母机与子机在合体状态下从深海调查船 “ 海灵号 ” 上放入海中,接近海底时二者分离,子机开始进行资料收集摄像等工作。 海沟号于 2003 年 5 月 29 日,在日本高知县室户岬冲东南海面约 130 公里 处完成潜航探 测任务、母机浮上海面时,子机脱落丢失。经查明事故是由于连结子机与母机的、全长 250m 、直径约 30mm 的二次光电缆顶端断裂造成的。制造该电缆的材料为聚酰胺纤维,因经受不住常年超高水压的严酷环境而加速老化、劣化最终导致损坏。作为一个惨痛的教训,这将作为今后建造深海探测器的重要经验。 专家分析,目前海沟号子机的存在状态可能有三种,第一,子机上 “ 浮力块 ” 完好,漂浮于水面,可利用搜索船或飞机,肉眼观察寻找目标。第二, “ 浮力块 ” 脱落,子机沉入海底,范围不会太大,可利用海底摄像机、声纳设备寻找。第三,也是最坏的一种可能,即子机浮力块部分脱落,使子机悬浮在海中,漂流空间范围极大,找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海沟号是世界上唯一可下潜至全球最深的玛丽亚娜海沟的无人勘探器。它的丢失给正在取得进展的深海探测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重新建造一台,最少也要花一年半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 “ 海底地震计 ” 等仪器的国际合作研究数据将因无法收集而出现空白。经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专家组反复研究,作为应急措施,决定对 7000m 级的深海无人勘探器 “ UROV7K ” 进行改造以代替海沟号的子机完成探测任务。改造费用约需 65 万美元,而重造一台子机要花 1700 万美元以上。 海沟号子机失踪己近一年,至今尚未找到,暴露了该机设计上的另一个不足,即通信能力弱。该机虽备有收发信设备,但丢失后研究人员只收到过 6 秒钟的信号,之后便 “ 杳无音讯 ” ,其接收能力也只能在 4 公里 内接收信号,这给搜寻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这次改造中,将要应用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随时确定探测机的位置,另外要在探测机上设置对声纳或声音进行反馈反射的装置,以便在丢失时便于寻找。
上两条同类新闻:
深海的诱惑我们需要深海海洋科技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