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向深海进军
发布时间: 2004/9/19 9:52:23 被阅览数: 10593 次
|
2004 年 3 月,设立在同济大学的 “ 综合大洋钻探中国办公室 ” 日前正式揭牌,作为我国参与国际 “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IODP ) ” 的起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已经向深海进军,但专家近日表示,我国的海洋战略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悉,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IODP ,是地球科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由 1985 年至 2003 年实施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ODP )及其前身 1968 至 1983 年实施的深海钻探计划 (DSDP) 发展而来。该计划于 2003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启动,它以 “ 地球系统科学 ” 思想为指导,计划打穿大洋壳,揭示地震机理,查明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理解极端气候和快速气候变化的过程,为国际学术界构筑起新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平台,同时为深海新资源勘探开发、环境预测和防震减灾等目标服务。我国在 1998 年加入 ODP ,曾派出 8 人次登船出海。 “ 国际的海上科技竞争,不仅要看投入多少,更要看产出多少;不仅靠人多或者船多,更要看在学术前沿的贡献。据估算,我国 “ 十五 ” 计划中仅以专项形式对海洋的投入,便达 50 亿之多,其中不少专项进入深海。可惜专项之间互不相关,缺乏宏观调控,以调查或技术立项者,通常缺乏科学目标;即便以科学研究立项者,有国家高度的重大命题还很少,我们还很难与美国等竞争学术领导权。 ” 中国 IODP 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此次中国 IODP 专家委员会包括以中科院院士孙枢任主任的 16 名高级研究人员,共有 5 名院士,他们将主要负责该计划的科学目标与优先领域。 “ 由于深海研究中高技术集中、经费投入量大,即使发达的国家也必然走国际合作之路。而我国目前深海基础研究的规模还太小,范围过窄。我国参加 ODP 各项研究的只有几十人,明确以此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实验室更不多;能够在国际前沿竞争的也只有古环境一个方向,深海研究的许多方面还是空白 ” ,专家们希望我国在海洋研究的科技总投入中,加大在国际竞争性、国际前沿基础研究上的比例。 新的 “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IODP 被称为 “ 海上奥德赛 ” 计划,计划背后是世界各国争雄大洋的竞争。 2004 年至 2008 年,是该计划的初期阶段,国际深海研究的格局正在调整,这对我国大洋研究是极为难得的机遇,对我国在深海研究的整体上进入国际前沿,促成我国地球科学海陆并举的新局面,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和海上权益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意义重大。 信息来源 www.stdaily.com
上两条同类新闻:
浅谈打捞沉船沉物立法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日本深海无人勘探器“海沟号”子机失踪及其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