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 time }}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水下技术     
海工技术     
综合技术     
综合信息     
救捞技术     

 
5万吨级运输船触礁搁浅 专业打捞队伍救助成功
发布时间: 2004/10/9 15:56:31 被阅览数: 5940 次

5万吨级运输船触礁搁浅 专业打捞队伍救助成功

9月27日20时30分,5万吨级散装货船“鹏洋”号整体打捞起浮。8月23日“鹏洋”号满载为发电厂赶运的煤炭往深圳,中午途经香港磨刀门水道时,因避让而触礁搁沉,经国家专业打捞队伍广州打捞局的紧急救助,稳定了船况的同时保住了机舱不受水淹,并抢卸舱内所有的煤炭,以保证电厂的发电用煤。历经34个昼夜紧张的围堰、查漏、封补等施工工艺,最后使难船整体起浮。

仅几秒钟“鹏洋”右倾侧并下沉 难船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中

“鹏洋”轮长207米,宽29米,型深18米,共有7个货舱,满载近5万吨煤炭由秦皇岛开往深圳妈湾电厂。大吨位船舶到深圳要使用航道水深足够的香港水道,香港航道非常繁忙,来往船只多。“鹏洋”轮8月23日中午航经香港磨刀门水道时,因避让来往船只造成右舷船中底部触礁,海水顿时涌入3、4、5号货舱中,仅几秒钟,巨轮便开始向右倾侧并下沉。事发后,香港海事部门派出救助船将该轮就近推至一处浅滩冲滩搁浅,但此浅滩是一个坡道,倾侧6度的难船随时会滑向深水区而完全沉没,“鹏洋”轮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中。

国家专业救助队伍义不容辞 救助工作全面展开

24日零时,广州打捞局接救助信息,作为国家专业救助打捞队伍,把救助打捞为己任的救捞人闻风而动。保证电煤运输义不容辞、协助香港特区政府进行航道清障刻不容缓。陈北先局长立即下令启动应急机制,快速调集人员和设备赶赴香港进行救助。2点30分,正在香港施工的“南天马”工程船组紧急调动至出事现场,使用工程锚协助香港救助船稳定难船。救助指挥组于2点从广州乘车出发,6点抵达现场进行难船状况调查并制定救助方案。15时,大马力救助拖轮“德跃”号抵达现场,18时,“南天柱”工程船组携带救助器材、设备赶到现场。随即“南天柱”抛下两个14吨大抓力锚系固在难船首艉,解决难船滑沉问题,顶推了一天多的香港救助船得以撤离。随后,救助现场集结了大量的救助打捞设备、物资和众多的工程人员,潜水员就有30人,救助工作全面展开。
止住难船的滑动后,现场指挥组立即组织自装卸趸船抢卸煤炭运回深圳,保证深圳的发电用煤。卸货后船重减轻,防止了难船进一步深陷淤泥中。对还处于浮态的机舱漏水点进行封堵,力保机舱不受水淹,保住机舱就保住了此船的价值,减少船东的损失。
具有丰富救捞经验的技术人员,经过专业计算,制定科学的封舱补漏抽水脱浅起浮的救助方案,并根据香港政府对防污染的严格要求,制定并实施防污染方案。由于采取措施得力,有效控制难船的下沉趋势,稳定了难船,保住了机舱。为下一步救助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难船31年船龄舱壁锈蚀严重 耗时34昼夜施工成功起浮

大量的工作在查漏封补。由于难船已有31年船龄舱壁锈蚀严重,漏点很多,煤与海水搅和又成了煤浆,潜水员全靠双手一块块舱壁去探摸、去感觉漏点和裂缝,使用各种封堵材料一点一点地进行封补。工程人员还采取1号舱的舱口围堰、2号舱封盖防漏、3号舱加高围栏等止水措施。经过紧张的施工,基本达到起浮条件,多台发电机和各种水泵也准备就绪,现场指挥部制定了详细的程序,准备起浮难船。
9月27日最低潮水前,现场的起重船、工程船、拖轮准备就绪,按照事前仔细计算好的浮力分配,16台每小时抽水量达230立方的水泵和14台50立方的潜水泵在现场总指挥的命令下先后启动,上万吨的海水从舱内抽出,难船的浮力逐渐加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胶着状态,难船终于挣脱淤泥的黏着力开始起浮,18点30分船首部开始离地、20点30分难船甲板面出水,标志着“鹏洋”轮整体脱浅起浮的成功同时也标志着广州打捞局有史以来首次成功整体打捞5万吨级船舶。

广州打捞局吴体康张健文摄影报道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我国成功打捞起三亚万吨级沉船 “ 沙河口 ” 轮
  • 救助打捞首战告捷 30 天起浮两艘沉船

  •  

    Copyright:China Rescue and Salvage Association
    版权所有: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