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 time }}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水下技术     
海工技术     
综合技术     
综合信息     
救捞技术     

 
马当沉船打捞工程凸现综合效益
发布时间: 2005/4/19 15:47:19 被阅览数: 6868 次

制约长江下游航运68年的最大隐患彻底消除

 

长江下游马当河段沉船打捞工程自20023月工程完工以来,经过两年来的试运行,通航保证率达到98%,航道实现安全畅通,不仅提高了船舶营运效率、而且降低了航运企业的经济成本,深受航运企业和船舶单位的好评,显现了综合效益。

    38日,交通部组织了“长江下游马当河段沉船打捞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认为:整个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实施工程监理制,加强了工程组织管理与协调,针对本工程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保证了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达到了工程的预期整治效果。

马当水道位于江西彭泽县马当镇下游4公里处,1937年,国民党为阻止日军从水路进犯武汉,将200多艘船只满载石块凿穿沉没于江底,并布设水雷,构筑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当阻塞线”。但是他当年不仅没有阻止住日军侵略的步伐,反且在战后给长江航运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几十年间,该河段的航道形势逐年恶化,航道左险右浅,船舶搁浅、碰撞、沉没等事故时有发生,大型船舶很难通过,每年冬季长江枯水期,航道部门都要派大型挖泥船疏浚,才能维持航道畅道。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改善马当水道的通航条件显得迫在眉睫。从1987年底开始,长江航道局对马当河段航道治理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2000225日,交通部批准总投资达2600万元的长江下游马当河段沉船打捞工程正式开工。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作为施工单位,采取水下爆破切割方式,分期对碍航区域范围内的沉船和水雷疑点分别进行清除,工程历时4年,经过三个枯水期的施工,共打捞铁制沉船7艘,沉船残骸1324吨,清除水雷疑点两处,基坑开挖量达23.3万立方米。工程实施后,马当河段河势基本稳定,航道通行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马当航道枯水期水深达到5米,航道宽度增加到120150米,3.2万吨级顶推船队可顺利通过,满足了船舶双线航行的要求,由此,困扰长江航道68年的最大安全隐患终于彻底消除,为实现国家西部开发提供了一条安全的水路运输通道。

 

          撰文  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  王晓非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搁浅油轮脱浅靠岸
  • 湛江:直升机紧急起飞救助重病船员

  •  

    Copyright:China Rescue and Salvage Association
    版权所有: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