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船相撞巨轮沉入海底
2005年3月8日,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华凌”轮在黄海连云港附近海域正常行驶,由于在同航道行驶的德国籍船舶“地中海克利斯提娜”(MSC Christina)轮不适航和操纵过失与“华凌”轮发生碰撞,导致万吨级“华凌”轮严重受损,船体断裂,尾部近三分之一沉没海底,剩余部分漂流至大丰斗龙港正东50海里沉没,所幸的是船上28名船员被“地中海克利斯提娜”轮救起,没有人员伤亡。“地中海克利斯提娜”轮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部分船舱进水,船艏与船艉吃水差达6米之多,严重影响船舶操纵。
“华凌”轮长180.73米、宽22.9米、型深14.5米,载重量26643吨,本航次装载煤炭2万多吨,于3月7日从秦皇岛出发,驶往上海。事故发生后,沉船中尚存112吨重质燃油、45吨柴油和机舱污油等污染物,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舱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很快,沉没在连云港附近海域的“华凌”轮“断尾”被一家打捞单位以水下爆破的方式打捞。船艏部(一至四号货仓)船体碰撞时并未发现仓内漏水,船东安排拖轮将船体拖至邻近的江苏盐城大丰港,在拖航中遇到大风后造成船体搁置浅滩,无法拖航,只好利用沉船上的艏锚就地抛入海中。搁滩位置离大丰斗龙港向东约50海里处。随着潮涨潮落、大风巨浪,渐渐地海水从舱盖和隐藏的破损处进入船体,“华凌”轮前四舱慢慢沉没,位置正处连云港至上海的中小型船舶习惯航道,严重影响过往船舶的安全;更为严重的是沉船正在慢慢地被流沙淤积,如不及时打捞,沉船将会永久阻碍航道,后果不堪设想。
众志成城捞起庞然大物
负责漂流至斗龙港附近的三分之二船体打捞的是江苏蛟龙集团盐城市秦南打捞航务工程有限公司。5月9日、19日,该公司两次派遣打捞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前往出事现场踏勘。据目测比较,“华凌”号沉船十天内就已发生下沉,前后比较该轮下沉了一公尺左右,船体左、右边弦倾斜度基本不变,第一仓甲板面与第四仓甲板面基本相平,船艏稍微抬高。船中部断裂处侧水深比原水深有所变化,说明“华凌”轮沉船随时间、气候变化正在逐渐下沉。要想将该轮打捞起浮,必须争抢时间,争速度。
每年的7、8、9三个月是台风集中的季节,要将“华凌”轮打捞起水,必须赶在7月份之前,否则不仅打捞无望,船员们的生命安全也时刻受到威胁。江苏蛟龙集团在困难面前团结协作,关键时刻发挥了团体力量,制订了科学周密的打捞方案,参与打捞职工肩负打捞的重任,在茫茫的大海上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和工作困难,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心,敢与时间赛跑,敢与大风抗争,敢与大浪对峙,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仅用16天时间便将2万余吨的沉船打捞出水,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动容。
“华凌”轮沉没在海底深达14米,而且事发现场离斗龙港约50海里,乘船单程就要8个小时,交通不便、信号也不通,在生产、生活上给现场打捞人员带来诸多挑战。
由于沉船在水下出现管道破裂,如不堵住,部分舱里的水就无法抽尽,沉船也将无法出水。“华凌”轮船体断裂后,断面处的钢板象刀刃一样锋利,潜水员下水探摸时,汹涌的海水拌着潮涌随时都可以将信号绳、皮龙冲上断面钢板,潜水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钢板划破潜水服,带来生命危险。现场副总指挥周小龙一马当先,凭借自己20多年的潜水经验,连续3次下水,成功堵住了7个漏洞。
第五货舱是肇事位置,与第四货舱相连的双层底被撞损,在外侧无法堵漏,惟有从第四货舱人孔洞进入到破损处,着潜水服下潜却通过人孔洞,现场潜水员轮番赤膊上阵,下潜到舱底施工,堵住了漏洞。
在第一、二、三货舱抽水起浮的过程中,由于货舱容量较大,四台大口径水泵不一定能赶在落涨潮间将水全部抽完,现场的职工在落涨潮前围绕舱口四周手扶舱口板,排成人墙,阻止海水涌入,延长了抽水时间。
在打捞沉船的16天里,职工们每天都是吃囫囵饭,睡囫囵觉。饿了就简单吃两口,困了就打个盹。
付出总有回报。6月16日,职工们洒下的汗水终于有了结果,“华凌”轮在抽水过程中,慢慢地露出水面,成功地浮在海面上。巨轮浮起后,又恰逢台风,大风急浪又将“华凌”轮搁浅在海滩上。但最终打捞队员成功地利用机械力量及潮汐落差,又将 “华凌”轮拖离了浅滩。
千里拖航安全抵达港口
“华凌”轮此次整体打捞部分长122米,载重量18000吨,没动力、没舵,是一个危险的“庞然大物”。在拖航时,如遇大风大浪,“华凌”轮有可能重心不稳,发生侧偏,重蹈覆辙。为了更大地提高拖航成功的机率,蛟龙集团在“华凌”轮上安装了发电组及大小水泵,并留守10名在个技术层面都拔尖的骨干人员随船拖航。在采取多项保障措施的同时,还请来了拖航高手。“宁波海力803”号拖轮的船长徐恒江曾经在日本受训过。去年,徐船长从广州将一艘航空母舰成功拖至深圳。此次拖航,正是由徐恒江在正前方为“华凌”轮开道把舵,稳住阵脚。拖航的3艘拖轮看上去不起眼,但都是“大力士”,总功率达到10400马力,即便这样,“华凌”号在拖航时仍是“步履艰难”,跟徒步行走的速度几乎差不多。
6月30日凌晨1:30,南京栖霞船厂空旷的广场上灯火通明,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平静的江面沸腾了,江水开始猛烈地击打着驳岸,残缺不全的万吨级货轮“华凌”号在3艘拖轮的作用下,缓缓驶进栖霞船厂附近的江面,结束了她沉没海底3个月,拖航187小时,行程800多公里的漫长航程。
任务承接后,蛟龙集团承担打捞的37名干部工人于5月28日起程,5月30日赶到现场, 6月24日开始拖航。在这么短时间整体起浮大型沉船也创造了该公司海上打捞的奇迹。
通联:江苏南京市中山北路607号盐捞 王先华
邮编:2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