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局长 宋家慧
(2009年10月14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和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救捞发展论坛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国内政府机构、研究机构、搜救机构、高等院校及公司企业的贵宾要员和众多专家、学者、企业界朋友230多人参加了年会和论坛。会议共收到106篇论文,入选会议交流的论文18篇。会议筹备和召开期间,得到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50试验场、海兰信公司、武昌船舶重工、上海莱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长江航运管理局及其所属长江航道局的大力支持。会务承办单位东海救助局也出色地完成了会务筹备组织工作。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对与会的中外贵宾、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对支持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提供会议支持保障服务的锦江国际大酒店,对为论坛顺利召开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长江航运管理局及其所属长江航道局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期间,各位贵宾要员、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优秀企业家聚集一堂,着眼于救捞应急保障能力提高,着眼于救捞行业发展,紧紧围绕“聚焦应急,共谋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富于创造性的讨论。通过精彩的大会演讲,热烈的专题讨论,慎密的案例分析,广泛的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和剖析了当前中外救捞应急抢险能力建设中的理念、方向、规划方面的问题,取得了积极的、务实的成果。各位专家不仅作了富于启发性的演讲,针对焦点问题还各抒己见,互为补充、互为完善,真正使年会和论坛办成了开放性平台,会议获得了关于救助打捞技术、管理和文化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把发展论坛推向了新的理论和学术思想高度。
因此,会议获得了三个方面的新收获:
一是创造新模式。本次会议,创造性地把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和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救捞发展论坛放在一起召开,一方面促进了协会和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救捞协会和学会进入了携手打造行业交流平台的新纪元。在这次会上,协会完成了会员审议、理事增补、机构完善、制度审定、课题评选等既定议题,学会汇报了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书刊编辑、产品推介、组织建设、财务支出和年度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双方共同推动了长江三峡库区重特大事故抢险打捞预案的贯彻与落实,携手探索了救捞立法的重要性和突破点,合作研究了救捞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方向。突出了前沿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协会与学会的合作办会,提升了规模、提高了档次、扩大了影响,必将对行业管理、救捞技术、救捞文化、应急能力建设产生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必将成为中国救捞论坛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二是实现新突破。参加本届论坛的200多名代表中,有从事危机管理的决策者,也有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有德高望重的技术权威,也有初试牛刀的青年俊才,大家来自行业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届论坛虽然不是国际论坛,但无论是办会形式、会议规模、总体构成,还是学术类别、研究领域、技术适用性,较前几届论坛都有了创新和拓展。两天来,大家运用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应急救助、抢险打捞及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
比如:在应急发展规划方面,上海打捞局高级工程师王雷先生,论述了《长江三峡库区重特大事故抢险打捞预案的思考》;在应急救助方面,北海救助局船长赵世野先生、东海救助局救助处副处长杨军先生、南海救助局救助处处长贝承璋先生,分别阐述了《“HAI TONG 7”轮搜救的科学性探究》、《近海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思考》、《南海海域群体遇险事件的思考》;在沉船打捞方面,烟台打捞局高级工程师毕远涛先生、广州打捞局高级工程师孙召才先生,分别发表了《畅通艉段打捞技术探讨》、《“南海Ⅰ号”底托梁的穿引工艺》;在海洋工程方面,海军潜艇学院教授刘汉明先生、深圳市德威胜潜水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根弟先生,介绍了《基于水鼓的救捞船大深度下单点系泊系统配系研究》、《海管悬空处理技术新构想》;在应急管理方面,中海石油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工程师张孝坤先生,推出了《潜水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安全质量监理》;在救捞立法方面,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代吉先生,展望了《潜水打捞立法与潜水打捞事业的发展》;在搜救合作方面,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救助指挥处处长郑健先生,分析了《走军民融合之路,建中国特色救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弓永军先生,剖析了《救助与打捞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专家们关注救助打捞、支持救助打捞,对救捞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应急发展新动向,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是形成新机制。本次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会议不仅为救助打捞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开辟了救捞与长航合作,共同保障三峡库区抢险打捞需要的新篇章。在部《长江三峡库区重特大事故抢险打捞预案》的基础上,长江航运管理局与救捞局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就库区应急响应程序、实施细则、发展规划、装备建设、配套支持、通讯方法等诸多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开展了多轮磋商,并在本次会议上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这一合作项目的正式签署,标志着救捞论坛在促进部直属单位合作方面揭开了新的篇章,开拓了三峡库区应急处置的合作广阔前景。
本次会议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和效应也将是长期的。闭幕之后,我们和长江航运管理局一起邀请各位来宾观光武汉,希望各位代表和来宾继续踊跃参加。会后,会务组将把本次发展论坛期间的论文在《中国救助与打捞》期刊上择优发表,并结集印刷,以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研究参考。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新中国救助打捞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保障水上人命安全、环境安全、财产安全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承“聚焦应急,共谋发展”的理念,相互支持、加强合作,为救捞行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现在,我宣布: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和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救捞发展论坛胜利闭幕!祝各位代表在汉舒心,返程顺利,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