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捞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交流暨三十周年纪念会在桂林召开
发布时间: 2013/9/17 9:27:34 被阅览数: 5756 次
|
2013年9月12日,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暨三十周年纪念会在桂林召开。在中国航海学会赵东野秘书长的陪同下,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常务副主任委员、东海救助局局长陆鼎良主持。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各会员单位代表约160人参加了会议。 徐祖远理事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给予了高度重视,为各级学会委员会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救捞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航海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救捞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委员会要紧紧依靠广大委员和委员单位,充分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和资源,重点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行业的能力、服务会员的能力和自身建设的能力,致力于促进救捞学术交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救捞工作者之家、培育救捞科技人才、深化国际和港澳台间交流合作以及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六个方面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救捞行业的技术水平,切实增强海上应急处置能力,为加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牢固的应急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中国海航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局长王振亮以“坚持办会宗旨、强化服务功能,为救捞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为主题做学会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三十年来救捞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上年度学会工作,谋划下一步工作重点。 会议期间,播放了纪念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专题片《知识的纽带,业务的桥梁》,分别对为救捞专业委员会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杨景华等一批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向新批准入会的青岛鑫龙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颁发了证书。 当天,大会以“创新救捞科技,助力海洋强国”为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局长陆鼎良做了“引领救捞科技创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开创救捞专业委员会工作新局面”的主旨发言。来自海军潜艇学院、大连海事大学等会员单位的10位优秀论文作者做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共同参与案例研究,交流探讨了当前救捞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还参观了北京科力康技贸有限公司、中船总重工集团750试验场等9家单位提供的救助打捞装备、新技术现场展示,营造了互通有无、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会办公室2013/9/16
上两条同类新闻:
关于2013年救捞潜水器材展览会招展的通知关于举办救捞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