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发布时间: 2014/2/7 16:04:24 被阅览数: 7095 次
|
我国海上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4年1月9日13时,随着6名饱和潜水员进入工作母船“深潜号”甲板上的生活舱并开始加压,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正式启动。按计划,6名饱和潜水员将生活在压力为30个大气压的生活舱内,工作时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再由潜水钟送至水下300米处深海中,并出钟完成140吨海工吊机升沉补偿情况观察和巡回潜水作业。 1月12日零时,“深潜号”依托先进的动力定位功能,稳定在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指定船位上,第一批3名潜水员搭乘的潜水钟与饱和舱分离入水,潜水钟缓缓下放到水下300米深处,三人出潜,巡回潜水深度达到313.5米,5时9分,潜水钟安全回收,与生活舱完成对接。8时,第二批3名潜水员进入潜水钟下水作业,12时46分,第二钟从海底返回。至此,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圆满完成。目前,6名潜水员在生活舱中进行减压,预计24日完成减压。 本次300米饱和潜水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潜水作业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具备300米的饱和潜水作业能力。据说攻克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列入计划。 背景介绍: 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按照国际惯例,当潜水作业深度超过120米、时间超过1小时,一般采用饱和潜水。作为唯一一种可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开展水下作业的潜水方式,饱和潜水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施工作业、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饱和潜水技术研究,据了解,英、美、瑞士、挪威、法、德、日本、俄罗斯等8国已先后突破400米深度;海上实际深潜实验,法国、日本已分别达到534米和450米。 (一)美国。1957年,美国海军潜水生理学家Bond提出了使潜水员在水下长期停留生活工作,以提高潜水作业效率的饱和潜水新概念并根据美国海军的深潜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962年,美国的Link在海上现场进行了代号为“人在海中—I”系列海上饱和潜水实验,取得了成功,再次通过实践验证了饱和潜水的原理,成为开拓海洋内层空间的先驱者。1981年,美国完成了一次命名为“ATLANTIS Ⅲ”的模拟实验,3名潜水员呼吸氦氮氧三元混合气,潜达最大深度为686米,在此深度停留了24h。在该次实验中,潜水员在大于650米的深度下共生活工作了7个昼夜。实验证明:采用饱和潜水技术,人类可以进行大深度潜水,甚至可以达到以前难以想像的深度。 (二)法国。1962年,法国的Cousteau利用水下居住舱,在海上现场进行了代号为 “大陆架—I”的系列海上饱和潜水实验,取得了成功。1988年,法国COMEX公司在地中海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命名为“HYDRA-8”的现场氢氦氧混合气的饱和-巡回潜水实潜实验,潜水员在534米海底有效完成了规定的作业任务。这是目前人类真正到达的最深海底。1992年,该公司又进行了一次命名为“HYDRA—10”的人体氢氦氧混合气模拟饱和潜水实验,深度达到了701米,压力为71.1个绝对大气压。这是当前人类承受的最高压力世界记录。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三)俄罗斯。1994年,俄罗斯的潜水医学机构曾进行了大深度的动物实验研究,呼吸氦氧混合气的饱和潜水最大深度达101个绝对大气压;大鼠呼吸氢氦氧混合气的饱和潜水最大深度达120~190个绝对大气压(12—19米Pa),证明生物可以承受压力的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 (四)亚洲国家。日本、印度等国也具备饱和潜水能力。近10年来,日本几乎每年都进行饱和潜水训练,多次深度超过400米。200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海上完成了440米饱和潜水实际作业训练,巡潜深度达到450米。
上两条同类新闻:
救捞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全力推进海上应急工作“五化”建设进程
|